区块链

郭大刚:脱离金融常识的ICO,就是庄家钓鱼的幌子


观察者言:在互联网“跨界思维”和标杆企业示范效应下,非专业机构开展专业业务被赋予强烈的英雄主义浪漫色彩,监管套利带来的商业价值使也倍受资本追逐和群众追捧。但是,当金融环境呈现狂热时,尤其需要审视金融风险。企业自律、中介辅导、政府监管不是可以嗤之以鼻的腐朽论调,而是基本的社会责任底线。

八月初,参加杨东教授组织的英国金融监管访问,有幸造访了BoE、FCA等机构,实地学习和沟通了有关的金融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对于英国金融机构的严谨和现实有了一些认识。

坐在金丝雀码头FCA窗明几净的会议室里,不停地提问和回答,原来脑子里的一些思维开始融化,结合之前访问准备阶段的学习,以及日常的工作实践,一些原来看似对立的现象,一些貌似的道听途说,开始被坐在对面的另一些实践者条分缕清地梳理出来。

(图: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

(图: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

一系列问题:

为何英国政府如此重视金融呢?

英国的金融体系为何持续发展呢?

经历了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英国的Fintech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国内提到那么多的关于英国Regtech(监管科技)的消息,而现实情况究竟是如何的呢?

Sandbox(监管沙盒)在英国开展的如何呢?

Sandbox对于金融体系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呢?

英国的法律对于这些究竟支撑和覆盖到什么程度呢?

IT/通讯/互联网在英国又是什么状况呢?

技术创新又是如何的呢?我们究竟因该如何学习,深入研究、借鉴那些机制、产品,到什么程度呢?

国内,在清理整顿邮币卡等交易市场之后,原有的庄家们纷纷转战到了新的市场——利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ICO来继续庄散博弈的游戏,媒体也高度关注到了这个新生事物。ICO似乎正在成为了区块链技术之上比特币支撑起来的又一座宏伟的金融大厦。一时之间,各种一夜暴富、无本万利的神话满天飞。ICO成为了公众焦点。

好奇害死猫。

什么是ICO

我一直想搞清楚几个问题:

ICO,改变了哪些金融业务的本质呢?

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吗?有什么差别呢?

本质上属于面向非特定公众的募集资金行为吗?

ICO缺乏监管和自律机制吗?

同时,狂飙的募集额度和一个个忽悠神话,缺乏金融常识的描述,甚至都搞不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关系,金融真的就是这样的简单吗?

一味鼓吹“创新”,而忽略风险的管控,结局必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走向反面。

一夜之间狂飙突起的神话,往往也会一夜之间坍塌,留下的不过是一声叹息之后的一地鸡毛。

那么,ICO是技术呢?还是某种模式呢?亦或是某种业务而已呢?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技术应用创新的模式,比特币和ICO都是基于这种模式的一种业务应用场景。如同TCP/IP与互联网的关系。

ICO,相对于IPO而言,本质是一种股权的募资行为,属于类证券发行的范畴。那么,ICO就需要遵从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交易的场所也需要遵循证券交易市场的一般规则。也要基于适当性来对投资人提出要求,也要在交易结构上作出特定的安排,也要有一定的信息披露来控制风险。

ICO,相对于IPO而言,本质是一种股权的募资行为,属于类证券发行的范畴

开展ICO业务的互联网平台,本质上属于ICO交易场所,负有对资产的真实性进行校验、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评价等公共职责,需要防范代理人风险和道德风险。

更不用说,ICO市场无法顺利对接既有的资本市场,缺少退出的机制了。

ICO,未纳入监管和自律体系的机构和业务,是否属于监管套利呢?相较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监管和法律体系,中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吧?

口口声声颠覆创新既有体系的ICO,相较于既有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自律机制,缺少信息的公开披露,缺少对于交易结构认定的产品登记和清结算体系,缺少流动性支持,甚至规模上与既有市场相比几近于忽略不计。

股权,不同于债权,是可以灭失的。

风险是确定的。面向非特定公众,这些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极其薄弱,缺乏专业常识,对于风险不敏感,对于收益预期充满了奢望,一出现舆论导向,就形成典型的羊群效应。往往在这些方面,普通人根本不关心基础标的资产的定价,更关心的是投机和短期的炒作。而ICO背后的庄家们,刚刚从邮币卡等市场铩羽而归,面对一群白羊,也不会轻易放手。缺乏对于欺诈等的约束机制,成本几近于零。

甚至有的声称应该将ICO纳入Sandbox,获得政府的法律豁免。这些都违背的Regtech中有关Sandbox的核心原则。Sandbox是业务真实运营环境,并不享有任何法律豁免,FCA更不会为具体的企业和业务作出背书。反倒是,相关的机构,必须要对金融消费者负责,要想监管方充分披露信息,清晰描述风险的边界。

沙盒监管

当前,中国的ICO,更像是一帮子炒币的庄家,用来钓鱼的幌子,狂热的投资人,有哪几个是真正关心所谓的创业项目的具体业务的呢?更多像击鼓传花一般,惦记着捞一把就走,疯狂的炒币。

这样的行为,真正能够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吗?技术,并无法体现主观意愿;但是行为,却实实在在可以体现出来。反倒是,结合了互联网之后,风险累积更显著,风险释放也更显著,更容易导致最终的崩溃。

在加息、缩表、去杠杆的宏观环境下,ICO的辉煌,终将不过是一种幻象,难掩最终水落石出的景象。

在熙来攘往的大英博物馆里,看着橱窗里的十二件鸡缸杯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从纷繁的思绪里静静旳沉下来,面前一片熠熠生辉的光芒,身后却是沉沉的黑暗,与自己身处的明亮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文章来源:金融混业观察 作者:郭大刚 系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