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技腾讯云邱跃鹏:未来AI会变成云上的重要服务能力


“其实AI最重要的是场景,你找到场景和数据,其实这个技术的training就变得很好,没有场景就不能落地,这是AI发展中很重要的。”

我与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的访谈从云计算谈到AI的发展,整个过程中,他将场景反复强调了很多次。他对应用场景自信,来自腾讯的用户覆盖率:“我们腾讯在对中国所有网民的覆盖和连接上是做得最好的,腾讯有很多To C的场景,在这种场景内我们孵化了很多科技的能力,现在我们展示的这些AI的能力,其实全部来自于我们服务场景本身的孵化。”

虽然前几年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低调到让外人觉得似乎“没有动静”,却没有人会觉得他们会放弃这个战场。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数据、社交、游戏等由强到弱的关系链场景,本身就是AI能力的“培养基”。

今年以来,BAT三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版图逐渐清晰起来,交锋愈加明显。

就在我成稿前几天,百度李彦宏将自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五环的道路——虽然随后北京交警表示介入调查的“神转折”为网络段子手们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但也可以算作百度AI成果的一次“炫技”。而在同一天,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一款智能语音终端设备,时间安排上的巧合被评价为“隔空竞技”。

我与邱跃鹏的访谈安排在了几周前腾讯2017“云+未来”峰会期间。在这个峰会上,马化腾走上台前为腾讯云的战略新品以及整个AI战略背书,表示“云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而极少接受媒体专访的邱跃鹏,也选择出来“抛头露面”。

以下为邱跃鹏接受《高端视点》栏目访谈内容节选

FT中文网:腾讯云跟腾讯AI Lab和优图实验室是什么关系?

邱跃鹏:腾讯云是腾讯所有科技对外开放的云的形态,把腾讯所有的技术能力、科技能力开放给整个行业,我们今天讲的智能能力里,来自于AI Lab、优图、微信的都有,所有腾讯内部AI实验室产出的AI能力都有腾讯云的产品形态的模式去对外来服务,大家之间有充分的合作。而且我们合作不仅仅是AI Lab,腾讯基础团队和腾讯有好的产品都会通过云向外发布。

FT中文网:那你觉得云和AI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邱跃鹏:我觉得AI和云,云这几年高速发展带来整个单位计算成本的下降,计算能力的提升,推动了AI整个的发展。因为AI对云、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比如在未来来讲,云和AI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像我们今天讲的AI即服务,对云来讲,从IaaS到PaaS到SaaS,我们讲未来AI即Service(服务)的形态,未来AI会变成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能力。因为云高速的发展,对AI本身的场景化的进入也会带来很多的计算能力的提升。举个例子,比如手机的普及,一个iPhone卖10万,但是没有人用,如果卖5000元,就会很流行。其实AI里面有很多能力也是这样的问题,当计算代价进入大幅度超越人工处理的代价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可以普及和发展的阶段,这里面云本身计算成本下降和AI本身算法的优化,这是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所以这样的服务变成可以工业化的服务。无论是OCR的识别能力到人脸识别能力,到智能客服的能力,我们都看到的是计算机辅助之后,它的效率和成本都是大幅度优于人工,这个时候它就大幅度跨越了这个时代。

FT中文网:云计算正在从互联网领域正在向其他行业渗透,在哪些行业渗透情况好一些?

邱跃鹏: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大的过程,3年前互联网的企业在使用云,而且还不是全面的,可以说是开始使用云,尤其大的互联网企业。到今天大互联网企业全面拥抱云,整个搬到云上,传统企业慢互联网1-3年的过程,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阶段,我们看到传统企业也在不断的使用,从云上获取新的科技能力,这里面有些案例。比如大家觉得顺丰物流应该也算是传统企业,今天也讲到了科技能力在物流的应用。我们讲的和三一的合作,重工业,制造业,通过和云的结合,把生意模式的变化,都从使用情况的统计到是不是可以把机械的使用时长变得更长,从售到租,甚至到未来可能变成服务化,这里面我们看到工业、物流、交通对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另外这几年大家非常关注政务云的发展,这也可以推动整个政府办事效率包括和用户之间的服务打通,其实都是云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可能两三年前,大家会说云和制造业的距离还有,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云在制造业的,尤其大数据和AI能力也发挥很多的价值。

FT中文网:那么金融行业呢?

邱跃鹏:金融行业用得更多,比如说微众银行就是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所有基础设施都是构建在云上,包括没有local的本地的服务场所,全部是线上开户,这里面对于远程通讯、信用体系的验证、风控、人脸的合声,这都是腾讯云给它的基础的科技能力,让银行从本地化的服务变成全互联网化的银行,科技的推动造就了业务形态的变化。

FT中文网:您最看好哪个行业在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您觉得云计算跟哪个传统行业的结合,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邱跃鹏:马总(马化腾)的比喻很好,电发明之后,后来会产生的很多东西,其实在今天看不到的。就像云,云今天进入各行各业,在各行各业产生的变化,可能会超出今天所有人能看到的东西。刚才我举的例子,在各行各业,物联网、政务、制造、物流,云计算、智能的能力进入,场景的结合,就会推动很多产业的变化,很多东西都是,跨界的合作之后诞生了一些超出了我们原来设想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任何的行业对云计算和智能的拥抱都是对产业非常重要的趋势。

FT中文网:您说任何行业?

邱跃鹏:绝大部分行业。

FT中文网:并不是所有传统企业、传统行业都有上云的需求的吧?

邱跃鹏:这个要看怎么定义,以前大家觉得上云是把我的IT系统从传统IDC搬到虚拟化,这就是上云。从我们来讲这不是真正的上云,真正的上云是应用到云里面提供新的科技的能力,搬上去只是第一步,解决了未来获取科技的效率和门槛的基础,你把这个东西搬到云上之后,更多地去利用新的科技和能力去改造自己的业务,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今天举到的案例,包括以前的案例,其实都是说怎么用云的科技来推动自己产业里的服务形态的变化,这些东西变化之后,带来的整个效率的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

FT中文网:现在云这个行业里面,我看到有你们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等各种,这个市场现在有价格战的趋势吗?

邱跃鹏:价格这个东西,最终会去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像我刚才讲的,科技获取的成本已经不再是成本敏感性,它更多变成价值敏感性。比如一个东西很便宜,但是没有带给我价值,这个东西你也不会买。买一辆汽车2万元,那为什么还有人买20万的车,有人买200万的车,因为带给他的价值和体验不同。我们也在看,云未来应该更多和客户谈带给你的价值,而不是这个东西足够便宜就好。我觉得这种基础计算的价格,从长远大趋势来讲,像摩尔定律一样,一定是不断下降的。但是更多是下降过程中不断赋能给企业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基础价值大家的差异没有那么大。

FT中文网:相比国外的话,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环境下,中国云计算行业有什么特殊的机遇或者挑战吗?

邱跃鹏:我们来看产业的变化,全球十大企业有两家来自中国,后面包括京东等发展的很快,中国非常多的产业发展领跑于世界,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有一些产业可能在国外都没有,这样的产业推动了我们后面很多科技的进步。比如这两天讲摩拜,摩拜是自行车的车联网,它需要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去服务,这样的环境必然推动后台基础设施的进步,这些进步会输送到很多不同的国家去。包括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其实中国很多的科技放到很多国家都可以帮助到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

FT中文网:您的意思是中国有些比较特殊的应用场景?

邱跃鹏:也不一定是特殊,而是中国的产业发展在很多层面上已经开始领跑全球,我觉得产业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产业越快,科技发展越快,最后必然造成中国很多的科技也会更好。比如中国的直播产业发展很快,比如海外科技对于直播的支持不够,其实现在的直播技术,中国的技术是最好的,为什么?因为产业推动了技术的发展,那我们去支持国外的企业,像东南亚发展的企业都用我们的视频技术,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FT中文网:您对量子计算机的前景有什么看法吗?

邱跃鹏:量子计算大家都比较关注,包括我们其实前阵子去美国有过相关的交流,包括今天大会上大家也在谈,如果量子计算能产生一定突破性的技术,突破一些瓶颈的话,会带来整个本身计算能力的提升。像我们刚才说的计算成本是非常重要,有些高代价的计算突破不了成本,科技的普及就会有难度。这两天大家谈火星旅行一样,上一个大学10万,未来去火星旅行也10万,当科技代价从1000万美金去火星和10万美金去火星的时候,科技才会普及,这对整个AI各方面,计算密集型的推动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今天来讲,确实还有很多科技难题在突破,我们非常关注这个领域。但是我觉得真正要进入商用有比较长的路要走,这里面有很多技术能力要突破。